1、嶺頂

縱貫花東縱谷北半部的花蓮溪,在花蓮市南方流入蔚藍的太平洋。在它的南邊河岸上,海岸山脈拱起背脊,然後一路迤邐南下。這裡正是台灣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北端的入口。

在這山、海、河交會之處的東側,是一片狹長平緩的海岸坡地,1988年因為工程開挖,在海拔5-20公尺一帶,發現了一處面積約二千平方公尺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從工程切出的地層斷面上,看到這個遺址至少有厚達50公分以上的文化堆積層,顯然史前人類看上此處的河海之便,選擇作為繁衍子孫的地方,居住了很長一段日子。

這個遺址雖然重要,且常有媒體報導,但至今只作過地表採集調查。從少數出土遺物研判,應當是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花岡山文化的遺址。居住在這裡的史前人類,使用大量以打剝啄磨等方法製造的石器,作為日常工具。像是石斧,用來伐樹開闢山林,石鋤用來翻土整地,以及石刀用來收穫作物。

農耕之餘,他們也打漁、狩獵,所以也發現了砝碼型的網墜和矛頭、槍頭。我們也見到了木工用的石錛、石鑿,在沒有鐵路的時代,當時的人有時還會另外選用漂亮而堅硬的玉材來製造這種刮削的工具,雖然不及鐵刃的鋒利,但在那個時代又有誰需要氣急敗壞的趕時間呢?既然有木工用具,想當然也應該有木器和竹器,只可惜都沒有保存下來。陶器大多以當地陶土在露天燒製,器型有口緣向外翻的所謂「侈口罐」、或帶雙把的罐及帶橫把的缽形器。這些器具當中,具有圓形底部的,大都用來炊煮食物。至於用來儲存糧食或其他物品的陶器就常會在底部另外加個圈足。

由於未曾做過正式的發掘,目前我們對這個遺址的瞭解僅止於此。如果你來到此地,還會看到在停車場的邊上有一個小祠,裡面有一個大石塊被人當做神物膜拜,其實它也只是這個遺址內用途不明的出土物而已。像這樣不知如何出土、完全喪失原來層位線索的東西,我們很難知道它的確切意義。

回上一層



Copyright (c) 1995, 1996. (Copyright where/who is copyright due)
Contact:lmjlmj@pluto.ihp.sinica.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