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十六、七世紀開始,漢人渡海來台,透過屯墾、墾首等不同的墾拓方式初步地建立其庄社,同時在住屋內或興建小祠以奉祀自原鄉帶來之神祉香火或神像;隨著生活逐漸安定及富足,開始興建土地公祠及其他廟宇。當庄社發展成熟,居民之社會關係日趨複雜後,在一定地域範圍內居民可能選擇一或數尊神祉為社群之主神,並共建一間大廟以為共同之象徵,同時建立自治組織,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聚落及社會單位。(摘自林會承《藝文資源調查作業參考手冊--傳統聚落與傳統建築類》 1998:29-30)

村庄是漢人社會家庭、宗族以外,最重要的社會單位。往昔台灣漢人村庄血緣性濃厚,一姓獨佔的血緣聚落甚多,村庄之凝聚力亦很強。而村庄是一個儀式界定的社會單位,村廟主神的轄境界定了村庄的範圍,村庄是一個祭祀共同體,也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它具有法人的性格,也是一個意志的單位。本資料庫將具體而微地呈現各村庄之社會文化傳統的資料,以供不同領域的學者探討漢人村庄的諸多特性,並鼓勵民眾研究瞭解自己所屬村庄、社區的歷史,記錄其社會、文化活動。

本網頁共分為三部分:(一)祭祀圈與信仰圈相關研究,主要是提供彰化媽祖信仰圈及高雄村廟之研究資料;(二)聚落庄社相關研究,內容以台灣漢人庄社聚落資本資料提供及相關書目查詢為主;(三)地方民俗文化,提供台灣地方民俗及傳統文化資料查詢。


版權所有 中央研究院 民族學研究所 & 資訊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