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史的建立
林美容
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

1989年 2月17日, 我在彰化市田中央調查該村的公眾祭祀, 在村廟萬興宮採集到一本《田中央莊萬興宮三百年沿革誌》, 這是該村吳錦樟先生所著, 1982年出版的一本小冊子, 全書 126頁, 初看以為是一般廟宇印行沿革誌, 仔細一看,實為一本貨真價實的村庄史, 以編年寫法, 記述村庄之歷史, 是以村庄為主体來敘述, 村廟史的資料亦包含在內。有些編年記事之下, 附疆域誌、孝義列傳、林爽文倡亂事略、 (鄉賢) 林國泰列傳、陳周全叛亂事略、處州府審田怪、 (鄉勇) 林登棟列傳、萬興宮王爺分靈緣起、 (鄉勇) 林四騰列傳、汪師爺改築深圳頭始末、 (霧峰林家) 林文察列傳、戴萬生倡亂事略、施九緞事變始末、 (鄉賢) 張春帆列傳。內容兼及正史與鄉野傳奇, 含括本庄之史與周邊、區域或全台之史, 人物與神明交雜其中。作者以兩年的時間, 訪問42人, 撰成本書, 我想這是迄今為止, 本鄉本土之人所寫的第一本村庄史。

1960年代以降, 出現很多西方人類學家研究台灣而撰寫的村落民族誌, 以下列舉幾本:

作者

研究村庄

調查期間

出版

主題

Bernard Gallin

彰化縣埔鹽鄉新興村

16個月(1957-58)

1966

鄉村生活

Arthur Wolf

台北縣三峽鎮溪州里

(1958-60)

(1964)

婚姻與收養

Margery Wolf

台北縣三峽鎮溪州里

二年多(1958-60)

1972

婦女

Burton Pasternak

屏東縣新埤鄉打鐵村

     
 

台南縣六甲鄉中社村

18個月(1964-65)

1972

 

Myron Cohen

高雄縣美濃鎮燕寮

17個月(1964-65)

1976

家庭

David Buxbaum

台北縣樹林鎮柑園里

(1966-67)

(1968)

家族法

Emily Ahern

台北縣三峽鎮溪南里

(1969-70)

1973

葬禮

Burton Pasternak

高雄縣美濃鎮龍肚村

(1971-72)

1983

社會人口學

Stevan Harrell

台北縣三峽鎮犁舌尾

(1972-73,78)

1982

宗教

Katherine Gould-Martin

台北縣樹林鎮彭厝里

(1972-73)

(1976)

醫療

有關台灣村落民族誌之撰寫雖以美國人類學家居多, 但是其他外國與本國的人類學者亦不乏其例, 如: 謝繼昌《仰之村的家族組織》(1984)、胡台麗的《婆家村落》 (Hu 1984)。村落民族誌的內容以台灣讀者較熟悉的《小龍村》 (即Gallin之新興村研究) 為例, 可以包含村落位置、土地與農業生產的過程、土地租佃權的改變與其對社區組織的影響、家族與親屬、村內與村外人際關係與合作、村人的生命史、宗教與巫術、變遷中的村落等。

以上所舉都是一些村落民族誌的專書, 可見以一本書來記錄一個村落並不是不可能的事, 若再加上研究者所寫的一些單篇的文章或是後續研究的文章, 甚至篇幅超過一本書也是常有的事。像 Gallin 後來繼續追蹤新興村遷移到台北的移民也發表了一些文章, 都可以擴充民族誌的篇幅。

當時的村落民族誌現在就成了村庄史的史料, 雖然村庄史的寫法可以不一樣, 但村落民族誌含蓋的題材應可作為村庄史的參考。無論村庄史如何撰寫, 應該先清楚那些既有的村庄史史料是我們可以先掌握的, 以下就管見略述之。

1.村廟沿革誌

村廟作為村民的信仰中心與活動中心, 不只村庄的公眾祭祀, 舉凡社區理事會、媽媽教室、社區托兒所、社區圖書館、村里民大會、居民之婚喪喜慶, 無不附設於村廟中, 或是在村廟鄰邊的活動中心舉行, 廟前常有市集, 成為居民日常買菜、吃點心、與熟人碰面聊天的場所, 其重要性自不待言。

每一座傳統的民宅、家廟或宗祠, 都有其歷史, 同時也述說了不同的宗族在各個庄社發展的歷史, 有些宗祠甚至進一步發展同時成為宗親會的會址, 結合沒有實際血緣關係的同姓住民, 在選舉中仍然發揮作用。

  家族史的資料不僅見於族譜、祭祀公僕、公廳或祠堂的祖先牌位與創建沿革, 甚至可以從墳場墓堆裡去找尋, 家族相簿、契字、 書、帳冊等亦有很多寶貴的資料。總而言之, 家族史的資料可以拼湊出村庄居民的定根史, 所謂的土著化從庄社建立形成、住民定根的觀點來看, 不必一定要到1860年以後, 土著化的概念必須獨立來看, 不須依類於內地化的概念, 這是餘話。

  村庄是漢人社會除了家族之外最重要的社會單位, 是最基層的社會認同單位, 村庄史即是庶民社會(folk society)、鄉民社會(peasant society)的歷史。因此我覺得村庄不可以無史, 街鎮不可以無史, 城市不可以無史, 就像國不可以無史一樣。村庄並非無史, 然而歷史若不經紀錄, 也等於無史。在所有不同範疇的史中, 以村庄史和與其同層次的街坊史、社區史最為大家所忽略, 最切身的、最習以為常的、最垂手可得的, 反而最容易忽略。如今社區主義的興起, 也許要讓我們重新反省這樣的忽略, 是否造成我們國民對自我的認識不清的根源?

  台灣漢人村庄有一些很有意思的特性是我們習焉不察的。它具有法人的性格, 可以擁有財產、台灣一般鄉民所稱的「公地」常是共同祭祀的地方、「公厝」也指稱未真正建「廟」之前, 奉祀神明的建築。村廟主神通常掛名擁有公產, 即是所謂的「神民田」。(參見戴炎輝1979)

台灣漢人村庄也是一個祭祀共同体, 村庄是一個儀式界定的社會單位, 不只村境可由神明的轄域看得出來--具体的表現在村廟主神之兵將鎮守的範圍、巡境的範圍、收丁口錢的範圍與卜頭家爐主的範圍等, 而且村民廟的建立甚至可視為村庄完成的一個指標, 村民有義務在興建、修建村廟時出錢出力, 共同祭祀天地神鬼, 不僅村廟內的神祇要拜, 年初要拜天公求平安、七月要普度、八月要作土地公戲、年尾要謝眾神作平安戲 (參見林美容 1987) 。

台灣漢人村庄在理念上是一個命運共同体, 村庄與村民命運與共的概念具体的表現在對村廟的「地理」的慎重與村廟風水和村庄的興衰禍福之相關的看法上, 村廟一年一度公告於神前抽取的公籤, 或稱年謙、四季籤, 預示村庄來年之收成、人丁及工商漁各方面的運氣 (參見林美容 1988) 。

台灣漢人村庄也是一個意志的單位, 台灣的聯庄組織非常發達, 特別在宗教組織方面更為顯著, 數村庄的聯庄廟、迎神組織, 葚至跨鄉鎮的迎神組織也非常普遍, 其間蘊含著民間社會的社群關係、血緣觀係, 乃至族群關係, 或者是共同利益的關係, 然而村庄可以表達其自由意志決定是否參加各式各樣的村庄聯盟。此一特性很少為學者所注意 (參見林美容 1989b)。

對我而言, 村庄就像一個生命体, 它有出生、成長、移動、傳衍、衰老、寂滅等等的生命現象, 內部的組成份子有各種的組織結合方式, 整体生命的基調與表現的方式也各有其獨特之處, 而不同的村庄彼此之間的恩怨情仇, 又刻劃了整体庶民社會的肌理, 對這樣一個與我們的生活文化血脈相連的生命体, 我們是萬萬不能視而不見的!

目前台灣的村庄雖沒有撰史或立誌的風氣, 但為村廟的興建或修建撰寫碑文、沿革誌, 或鐫刻捐獻者名氏, 卻是一個根深蒂固的傳統。很多廟宇甚且在大型的建醮活動時, 會印行紀念手冊, 詳列參與醮典組織的地方人士名單, 同時略敘村廟沿革。雖然過去一個村庄單獨舉行醮典的情況較少, 但是近年來人民生活富庶, 村廟規模不斷擴大, 很多原來有神無廟的村庄, 也蓋起新廟。一座動輒一千萬元、數千萬元的村廟, 屢見不鮮, 落成之後, 舉行慶成醮, 三年之後, 再舉行圓醮, 也是儀式上的必需。藉此時機, 回顧廟史, 編印紀念小冊, 以昭公信。廟宇印刷物, 還可能包括廟宇印行的鸞書或善書, 鸞堂在台灣各地非常普遍, 有些附設於村廟中, 扶鸞著書勸善濟世是鸞堂的重要活動。

有關村廟史的採擷, 廟方編印的資料, 或是從廟壁、廟扁、廟聯、廟碑所見, 張貼或懸掛在廟壁的樂捐者芳名、收支明細表, 或是紀錄頭家爐主的名冊、登錄廟產的清冊等等, 都是可供參考的一手資料。

官方有關個別的村廟的記錄, 日據時期的《寺廟台帳》有各個廟宇的沿革資料, 不過有些地方的寺廟台帳今已不存: 民國48年台灣省文獻會進行的寺廟調查, 也有詳細的沿革資料, 可惜此一資料除了南投縣的部分由劉枝萬先生整理, 寫成《南投縣風俗志宗教篇稿》之外, 並未整理出版, 使用者有限, 當然, 如何判明何者為村廟, 也須費一番手腳。這幾年各縣市政府或文化中心也編印了一些寺廟的沿革資料, 如《台南縣的寺廟與神明》、《台中縣寺廟大觀》、《苗栗縣寺廟文化之研究》, 或是縣市志、縣史、文獻叢書裡也有相關的資料, 其中高雄縣文獻叢書中有專書《高雄縣的民間信仰》, 調查記錄高雄縣各個地方公廟, 以村廟的資料最多, 含蓋其沿革、組織、活動與相關的曲藝陣頭等, 該書還在出版當中, 以單一縣市而言, 恐將具有最新、最翔實的村廟史資料吧!

2.曲館與武館的資料

曲館與武館是村庄的子弟組織, 日據時期及光復初期在台灣非常興盛, 目前雖然老成凋謝、後繼無人, 衰微甚多, 既存者也多以較簡化的形式維持活動, 然而其歷史仍然有跡可尋。我曾調查記錄了中部地區的曲館與武館各兩百個左右, 這是以彰化南瑤宮媽祖信仰圈為範為展開的調查 (林美容1992b, 1993, 1994a, 1994b, 1994c) 。目前正在調查彰化縣內沒有參加南瑤宮媽祖會組織的村庄之曲館與武館。

曲館與武館是村庄的志願性團体, 常常代表村庄與別的村庄往來酬酢, 其師承分派常常造成村際之間敵對與友好的關係, 其組織的狀態也可看出村庄之凝結力的強弱。如果對曲館與武館的歷史沿革有清楚的了解, 應可充實我們對村庄史的了解 (林美容 1992a) 。

3.族譜、祭祀公業、公廳、家廟、宗祠等資料

台灣漢人的村庄由一姓獨佔或佔優勢的情況非常普遍, 特別是落實到小村庄、角落或稱部落的自然村的層次來看更是如此, 這是漢民族聚族而居的理念、原鄉宗族發達、與同姓裔親相互提攜的結果。在台灣由於血緣聚落的形成, 庄社的連結更加緊密, 即使非一姓獨佔的聚落, 少數兩三姓聚集成村的情況也有, 他們之間可能還具有同一祖籍村移民之後裔的密切關係, 因此大多數的人在他的村社之內都有或多或少的族親, 只要是在地的居民大多關係密切, 不能不說血緣的關係有很大的作用。傳統的三合院式的民居, 便是聚族而居的具体明證。

比較大的族姓通常會有一些手抄的族譜, 比較能顯示當地人之間的系譜關係; 經過彙整印刷出版的族譜, 含蓋的族親的範圍比較大, 較能看出族親分布的範圍, 也很有參考的價值, 但比較看不出來同庄內族親的系譜關係。

台灣各地祭祀公業也非常普遍, 這是基於祭祀祖先的需要而產生的宗族共產, 很多祭祀公業的歷史都很久, 雖然現在常常由於分割不易, 管理不善, 造成土地糾紛, 但是祭祀公業與宗祠的興建、祖墓的修造、族親的獎學敬老之福利有密切關係, 對於宗族發展的了解也是不可缺少的資料。日據時期有祭祀公業台帳的資料, 現存的祭祀公業在各縣市政府也有登記立案, 有資料可尋。

參考書目

台南縣政府民政局  
1983
《台南縣的寺廟與神明》,1987再版,新營:台南縣政府。
李阿成、陳運棟、彭富欽  
1988
《苗栗縣寺廟文化之研究》,苗栗:苗栗縣政府。
吳錦樟  
1982
田中央莊萬興宮三百年沿革誌》,彰化:萬興宮管理委員會。
林美容  
1987
《由祭祀圈來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2:53-114。
1988
《由地理與年籤來看台灣漢人村莊的命運共同體》,《台灣風物》38(4):123-143.
1989a
《草屯鎮的聚落發展與宗族發展》,《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頁319-348.
1989b
《彰化媽祖的信仰圈》,《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8:41-104。
1992a
《彰化媽祖信仰圈內的曲館與武館之社會史意義》,《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5(1):57-86。
1992b
《彰化媽祖信仰圈內的曲館與武館:南投縣部分》,《台灣文獻》43(2):35-105。
1992c
《彰化媽祖信仰圈內的曲館與武館:台中縣部分》,《台灣文獻》43(4):61-142。
1993
《彰化媽祖信仰圈內的曲館與武館:台中市部分》,《台灣文獻》44(1):25-74。
1994a
《彰化媽祖信仰圈內的曲館與武館:彰化縣部分(一) 》,《台灣文獻》45(2):15-88。
1994b
《彰化媽祖信仰圈內的曲館與武館:彰化縣部分(二) 》,《台灣文獻》45(3):77-164。
1994c
《彰化媽祖信仰圈內的曲館與武館:彰化縣部分(三) 》, 《台灣文獻》45(4):13-83。
1995
《高雄縣的民間信仰》,鳳山: 高雄縣政府 (出版中)。
陳炎正  
1989
《台中縣寺廟大觀》,豐原: 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戴炎輝  
1979
《清代台灣的鄉治》,台北:聯經出版社。
謝繼昌  
1984
《仰之村的家族組織》,台北: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Ahern, Emily  
1973
The Cult of the Dead in a Chinese Village.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uxbaum, David  
1968
Some Aspects of Substantive Family Law and Social Change in Rural Taiwan (1896-1967), with a Case Study of a Northern Taiwan Village. Ph.D. dissertation in polit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Cohen, Myron  
1976
House United, House Divided: The Chinese Family in Taiwa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Gallin, Bernard  
1966
Hsin Hsing, Taiwan: A Chinese Village in Change.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ould-Martin, Katherine  
1976
Women Asking Women: An Ethnography of Health Care in Rural Taiwan. Ph.D. dissertation in anthropology, Rutgers University.
Harrell, Stevan  
1982
Ploughshare Village: Culture and Context in Taiwan.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Hu, Tai-li  
1984
My Mother-in-law's Village. Taipei: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Pasternak, Burton  
1972
Kinship and Community in Two Chinese Village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Guests in the Dragon: Social Demography of a Chinese District, 1895-1946.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Wolf, Arthur  
1964
Marriage and Adoption in a Hokkien Village. Ph.D. dissertation in Anthropology, Cornell University.
Wolf, Margery  
1972
Women and the Family in Rural Taiwa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