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考古現況
台灣位在亞洲大陸及太平洋西緣島弧的樞紐,雖然面積不大,但地形、氣候相當複雜,而群聚於台灣的人群,除了適應台灣多變的地形、氣候外,更進而開發台灣,以成為更適於人類生活的環境。但當怪手隆隆的叫囂聲此起彼落之時,史前遺址便在這隆隆聲中逐漸被破壞殆盡。
|
|
長光遺址因販砂已逐漸消失(引自劉益昌、顏廷予
2000:圖版87) |
|
也正因為考古的研究是建立在層位學的基礎上,由地層的變化記錄及依照層位一層層發掘記錄出的器物的分析,進一步試圖建構史前遺址的文化架構,而這些地層的變化及文化遺物,更成為研究這個遺址文化內涵的重要考古資料。因此,當挖土機擾動了原生地層、攪亂了器物所在的位置後,這個遺址也就被烙上了死亡的印記,也正意味著探尋台灣古人類的環節上少了重要的一環,也正因如此,當人們在開發過後,開始覺醒到保護史跡的重要,因為有著這些史跡的呈現,人們才能在這塊土地上找到人類生存的精神意義所在,因此在八○年代開始,台灣本土意識逐漸抬頭,雖然過去已被破壞的遺址已無力挽回,但未來的遺址則至少有了保護的法源依據。
|
|
|
|
在台東的卑南遺址,可說是搶救考古的開端。為了興建東線鐵路拓寬改道以及因應台東新站的開通,因而嚴重的破壞了卑南遺址,也因為透過學者及地方熱心文化人士的努力,進行緊急的考古遺址搶救工作,試圖藉由科學考古的程序有意義的記錄卑南遺址的出土文物,雖然發掘本身即是另一種對遺址的破壞,但相較於怪手的破壞,反而僅能靠考古發掘工作來記錄遺址地層狀況,而藉由解讀發掘所得的資料來重建遺址的內涵。 |
|
|
|
|
|
卑南遺址挖掘展示現場(劉益昌攝) |
|
|
|
當然「文化資產保存法」的實施,讓考古遺址暫免於立即的破壞,但是也僅算是消極的保護措施。雖實際上大型工程建設須先行調查工區內有無文化遺跡,但是其委託單位並非政府單位,而為工程單位主導,雖實際能進行遺址調查之單位主要為經教育部核准之有關學術研究機構,但限於與工程單位的委託合約之規定,以及可能因個人主觀研究意識的因素影響下,在調查結果呈現上仍有可能是受限制的,且搶救考古任務取向必然比重較重,有可能影響考古評估報告上的品質,即使目前任務取向的搶救考古的工作對於現行文化資產的維護上仍是必然施行的。 |
|
|
|
劉益昌、顏廷予
2000
《台東縣史前遺址內涵及範圍研究--海岸山脈東側與綠島》 台東縣政府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之研究報告
|
|
|
  |
copy right2001 中央研究院 資訊科學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