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致上瞭解了台灣本身的歷史後,接著來了解一下台灣考古研究上的歷史!
透過考古學者的研究,使得我們慢慢的了解到台灣於史前時期人的脈動,不過究竟台灣於何時才開始有考古的活動呢?要了解台灣的考古學史,大致可分為戰前及戰後。
戰前
1896-1928 日本據台第2年,就發現了台灣第一個遺址--芝山岩遺址,1897年又發現了圓山遺址,在1902-1911年之間就有超過169個遺址被學者所發現,此時的研究及調查的重心主要集中在台北盆地及山地地區。
1928-1939 日本學者的眼光開始轉移到東海岸地區以及西南平原,且有了組織性的考古發掘,且1930年代中國考古學開始有考古資料出現,即安陽殷墟、河南仰韶、山東城子崖黑陶等資料出現,那時台灣亦發現彩陶、黑陶,使得台灣當時的考古學家眼光向西看。此時,台灣史前文化的系統已被提出及建立。
戰後
自1945-今日,主要是延續日據時代末期建立的文化系統,以族群文化淵源作為主要的研究取向,不過於此中有三種不同的研究方向。在戰後到60年代初期,第一代台灣考古學者崛起,延續日學者的研究概念,致力考古工作,亦致力建立台灣考古學史前文化體系。到了70年代,張光直教授提出人與土地之間的互動關係,亦即揭櫫了生態學取向的考古學研究,重視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結合各不同學術領域的學者從事研究。而1975年,受了美國新考古學影響,以演繹的方法解釋過去人類的行為為其取向,是一種套用的解釋方法,在學術界引起了反響。
以上主要是從純學科的學術史眼光來了解台灣考古學史,倘若將考古學放入當代社會,即與社會發展脈動的相關性來看,亦是另一套台灣考古學史的說法。
日治時期殖民地時代的考古學
不論是伊能嘉矩、鳥居龍藏、鹿野忠雄、森丑之助或其他領域的研究學者,如植物學者、動物學者等,其背後的目的與動機,都是替殖民地政府建構殖民地的知識體系,建構日人治台的知識體系機制。所以研究是受制於日本政府的。
傳承與變遷時期的考古學
1945年,正是台灣局勢受極大改變的時候,台北帝大改組為台大,由於當時學術界人口不多,因此留下不少日治時代有名學者在台大擔任、留用,如金關丈夫、國分直一、宮本延人等學者,也帶領台灣第一代的考古學者如宋文薰、劉茂源等,進行台灣考古全面性的研究工作,而漸把台灣考古研究的棒子傳給台灣第一代學者。
民族主義式的考古學
自1980年代中期以前,基本上是一種民族主義式的考古學,考古學者所寫出來的文章,在討論到來源與族群時,不免提到台灣的原住民是源自大陸,這也與當時政局有關,不過1980年代之後,學者認真思考,加上解嚴,不僅是政治上的解嚴,亦是思考思維模式的解嚴,台灣的學者在80年代末期之後,已反省台灣的考古學,努力的從各個角度來從事台灣考古學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