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東河遺址群



發源自海岸山脈東坡的諸河流中,馬武窟溪是最大的溪流。南北兩支流先在泰源相逢,齊心合力穿越海岸山脈,鑿成美麗的泰源幽谷,然後在東河瀟灑入大洋。

出海口附近,則被先後發生的陸昇運動發育成二、三級的海階。在這河口附近南北兩岸的海階上,考古學家總共發現了多達八處的遺址,年代從舊石器時代橫跨鐵器時代的靜浦文化,現在這裡也有兩個阿美族聚落,人類是如此的鍾愛馬武窟(東河的阿美族地名)!

  1. 小馬Ⅰ(東河北Ⅰ)



    位於馬武窟溪溪北,海拔約40公尺的高位河階上,被海岸公路攔腰切斷。分布範圍很廣,估計約三萬平方公尺以上。

    早在1935年日本考古學家鹿野忠雄就發現這個遺址,當時也曾做過調查並發掘出石棺,並在一座石棺內發掘出兩個雙把罐、玉管及青銅手鐲等陪葬品。1956年石璋如先生和宋文薰教授也做過調查與發掘,在一石棺內發現玉玦及玉珠,日後陸續又有多位學者至此調查。台大人類學系師生也在此做過三次田野實習試掘,共出土六座石棺墓葬及一座無棺墓葬。石棺內皆有隨葬品,包括雙把罐、玉玦、玉珠、玉錛、有段石錛、玉鑿、矛頭等。

    另外還發現可能是房屋建築的基礎和製造石器的作坊。出土遺物主要有含砂的素面紅褐陶及打製石器、網墜等,很少見到磨製石器。從整個文化內容看,應當屬於卑南文化的早期。


  2. 小馬Ⅱ(東河北Ⅱ)

    在馬武窟溪北岸,有一座阿美人稱為Masaninig的石灰岩小山。爬上山西南側,恰好在「泰源幽谷」牌樓的上方海拔 60-150公尺之間,為一處較緩的坡地,山麓及山頂曾有商人在此採石作為建材。

    1987年劉益昌先生在採石場開闢的道路斷面中發現豐富的陶器、石器文化層的堆積。陶器為夾有板岩片的紅色夾砂陶,器型以侈口鼓腹圓底的罐型器最多,主要特徵為帶有豎型的雙把或橫把的陶罐,口緣內側有凹弦紋。石器則以小型的打製石鋤最多,石錛、箭頭次之,可以推斷當時的生業方式是旱作的山田燒墾。



  3. 小馬Ⅲ洞穴(東河北Ⅲ)

    1987年黃士強教授和台東縣政府禮俗文物課課長吳敦善,在Masaning山山腳下,發現一整排十幾個海蝕洞穴,研判頗具有發掘價值。

    黃教授於是在1988年和1990年,二度率領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學生進行發掘。兩次試掘,都有豐富的收穫。尤其重要的是繼長濱八仙洞之後,又為台灣發現另一處舊石器時代遺址(年代在距今5700年前)。

    除了舊石器時代文化層,依次還發現繩紋陶文化層、卑南文化層和阿美文化(靜浦文化)層,再一次確定東海岸史前時代的文化早晚次序。因此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當文化從舊石器時代演進到鐵器時代時,反映在器物上的變化。例如:舊石器時代石片器、砍器、石英小石片器數目很多,當燒陶技術發明後,這類石器雖仍在使用,但數量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打製石斧、打製石刀、石針、石鏃等石器,同時也出現了箭頭、網墜、玉錛。進入靜浦文化時,幾乎不見石器,可能就已經在使用鐵器了。

    事實上,器物的變化正代表了生活方式、生業型態的演化,因為生活方式不同了,所需要的器物自然就不得不改變;反過來說,如果發明了新工具,也會改變人類的生活。小馬洞穴遺址在這方面給我們的啟示和實例,彌足珍貴。


  4. 小馬Ⅳ(東河北Ⅳ)

    在馬武窟溪河口北側,海階台地前緣與砂丘接壤部分,海拔大約15-20公尺左右,目前大部分種植防風林。1992年8月劉益昌先生在東河北Ⅰ遺址調查,抽空堪查鄰近地區時發現。遺址因為受到一條沖蝕溝侵蝕而露出原始地層堆積,從斷面上發現有二個不同文化的堆積:下層出土夾有板岩片的紅色夾砂陶,文化內涵屬於卑南文化,下層出土夾有板岩片的褐色夾砂陶,文化內涵則屬於靜浦文化的富南類型。


  5. 大馬Ⅰ(東河南Ⅰ)

    位在馬武窟溪以南的高位海階上,與東河北Ⅰ遺址隔河相望。遺址中目前殘留一塊巨大的港口石灰岩塊,造型相當雄偉,除陶器、石器外,在大石周圍的地面上還發現不少帶肩或帶槽的單石、石輪。

    這些遺址是由石璋如、宋文薰兩位先生在1956年發現,1989年當時是台大人類學系研究生的朱正宜、李德仁曾在遺址西北方試掘-探坑,其出土的陶器、石器和東河北Ⅰ遺址有同有異,當然兩者最大的差異是此地有巨石而無石棺,而東河北恰好相反,所以本遺址應當屬於麒麟文化。


  6. 大馬Ⅱ(東河南Ⅱ)

    位於馬武窟溪南岸的低位河階上,海拔約25公尺,恰好在北東河聚落以東,遺址面積可能在一萬平方公尺左右。

    民國79年2月黃士強教授和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學生陳有貝試掘一個2×2公尺的探坑。經由發掘和出土遺物分析,由上到下屬於一個文化層,而且是卑南文化的晚期,文化遺物非常豐富。目前這個遺址被新修築的公路切過,因此略受破壞。


  7. 大馬Ⅲ(東河南Ⅲ)

    馬武窟溪口南岸河海交界處最前緣,海拔只有10-15公尺,近年來由於海水侵蝕,海岸逐漸後退,在坍塌的海崖地層中可以明顯看到人類居住所堆積的文化層。

    這個遺址是1992年8月黃士強、劉益昌先生在進行東河橋南側引道考古試掘時,由當地阿美族小朋友帶領考古隊員發現的。出土的遺物全部都是夾有板岩片的褐色夾砂陶,器型通常是帶有橫把的侈口鼓圓底罐,屬於靜浦文化的富南類型。


  8. 大馬Ⅳ(東河南Ⅳ)

    遺址位於東河聚落與海灘之間的海階上,海拔約28公尺。根據當地阿美人說,三十年前左右,這個海階與海灘之間原來還有一個較低的海階,後來海岸線就逐漸往陸地退縮,現在較低的海階已被海水吞噬,形成一個高約25公尺的海階崖。

    1992年劉益昌先生在進行東河新橋南引道工程的考古調查時,發現了本遺址。由於遺址的西北側被新建公路穿越,因此暴露了兩層的文化層堆積:下層屬於卑南文化、上層則屬於靜浦文化(阿美文化),同時在靜浦文化層中,赫然發現成群靜浦文化的典型陶杯。但因施工單位--台灣省工路局第三工程處在工程規劃時,未曾事先做過史蹟調查,待施工後才發現重要考古遺址,為了亡羊補牢,主管文化資產保護的內政部在1992年委託黃士強、劉益昌兩位先生前往搶救,結果在卑南文化層中,又發現規模罕見的堆石牆遺跡。令人惋惜的是,如此可貴的史前遺物,竟然無法保存下來做為活生生的歷史見證,如今已被怪手完全剷除了!

    • 大馬Ⅳ(東河南Ⅳ)遺址位於聚落與海之間的海階面上

    • 大馬Ⅳ遺址搶救發掘時出土的靜浦文化陶器現象,清洗後發現較大型的是日常生活用的罐 ,碗、缽、杯(左),較小型的是可能是祭祀用的瓶、杯,也就是阿美族人所稱的Devas

    • 大馬Ⅳ(東河南Ⅳ)遺址1993初搶救發掘時,在下層的卑南文化層中發現一道40公尺長的石牆及相關的結構,在目前所知的卑南文化各遺址中極為罕見


依據上面描述的七個遺址,考古學家確信在馬武窟溪溪口南北兩岸從距今六千年前直到五百年前,共有六個不同時期的史前人類先後居住過。依次是:長濱文化、繩紋紅陶文化、卑南文化早期、麒麟文化、卑南文化晚期和靜浦文化;最近兩、三百年阿美族的祖先也來此定居。

如果再根據地形學者對東海岸古海岸線的復原研究,可以看出馬武窟溪河口附近地區的海岸幾千年來變化相當大。6000年前當長濱文化人在小馬洞穴居住時,海水面大約在現在台11公路路面上,海蝕洞口陡崖下方就是一片面海的緩坡和海灘。隨後地盤逐漸上昇,海水逐漸後退,陸續形成的海階在堆積一層山上沖積下的土壤後,隨即新石器時代各個文化的人群就前來居住。

從遺址所在與海岸線的關係可發現卑南文化人和靜浦文化人喜歡住在海岸後方的第一個海階,顯示他們的生活和海洋資源密不可分;反觀麒麟文化人就偏好比較高的海階或是海岸山麓的緩坡地。

回上一層



Copyright (c) 1995, 1996. (Copyright where/who is copyright due)
Contact:lmjlmj@pluto.ihp.sinica.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