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碧落,下黃泉–用考古學解讀凍結在遺址中的史書

沈埋於塵土中的遺址,

有如凍結在時空的一部史書,

透過考古學的解析,先民生活的史跡、文化更遞

的歷程,又可以鮮活重現。

說到考古學,一般人都會覺得它深奧冷僻,或以為那是在挖古寶鑑定古董。而考古學家,又往往被小為電影塑造成為沈迷於古代文明的狂熱份子。其實,考古學是相當單純的科學研究,也是要滿足人類的求知慾。考古學家沒有什麼密不可宣的法寶,也不具有洞穿往事的天賦異稟。考古學會給人神祕、懷舊的印象,那只是因為它想要追回被湮滅、遺忘的人類歷史。

若以學術性的語詞描述,考古學是一門實地發掘地上、地下材料的學科,研究的對象是人類和他所創造的文化。也就是利用出土於遺址內,人類所遺留的遺物與現象去探索人類過去的生活。藉由考古學可以重建人類長遠歷史中沒有文字記載的史前史,並補充或修正史書的記載。更可進一步尋求人類社會和文化遞興的法則,解釋其變遷的歷程。

人類在漫長的演化過程裡,會在大地留下活動的痕跡,尤其是物質性的遺留。例如:建築物、器物等。這些遺留物出現的地方,就是考古學者研究的對象--遺址。

沈埋於泥土中或在水面下的遺址,層層堆積著當時人生活所需的石器、陶器、骨角器等工具,還有食物的殘渣、植物種子等生態遺物和房屋基址、墓葬、火灶、垃圾坑等遺跡,甚至它們之間的關係,就好像凍結在某一時空中的一部史書。書中記載著豐富的先民生活資料,以及文化變遷的過程。

遺址中遺物堆積層的厚薄與遺物的數量,顯示人類在遺址居住時間的長短、以及人口的密度。同時由遺物堆積的方式、分佈的範圍及狀態,也可以推知當時聚落的型態。

人類在台灣活動已相當長遠,但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卻只侷限漢人,時間也只有三、四百年,唯有透過考古學和相關學科對遺址的解析,台灣史前人類生活的型態、不同階段的文化發展歷程,才可以再次鮮活重現。

 地層中留藏的人類生活資料,透過考古發掘得以重現

遺址及文化層的形成

  1. 曠野中有座村落,多年後村毀屋倒,廢墟深埋地下。
  2. 後來同一地點另建村落,今年後又遭,埋入塵土中。
  3. 現代人居住在這兩層廢墟上,將來也會形成地層。

考古學家發掘遺址時,發現除了表層是現代的堆積外,底下還有兩層以前的文化遺留。由於都是由下往上堆積,上一層的年代必定較下一層來得晚,亦即第一個村落的年代早於第二個。至於這兩座村落建於何時,各使用了多久,則須由其它資料推斷。這是考古學上有關層位學的基本概念。

考古學的田野發掘

由於任何發掘對遺址都是一種破壞,所以工作必需精密進行,仔細記錄,否則若有疏漏,遺址是無法復原的,而且也不可能再挖一遍。因此為獲知遺址地層中遺物和遺跡的上下層位關係(時間因素)和水平的相對關係(空間因素),考古學家使用一套嚴謹的記錄方法來發掘。

首先,發掘地區和每一個掘土地點都先繪製平面測量圖,給與編號。進行發掘時,也要以固定深度分層向下掘土,每一層出土的標本各自編號裝袋帶回,不能混淆;重要標本或現象還要當場測量、在方格紙上繪圖定位、作文字記錄、拍照存真。回到研究室,便可在紙上復原標本在遺址出土的位置和層位深度。

每一個挖掘的探坑在工作結束前,還要觀察四面界牆上的斷面,研判層位分佈情形,然後作記錄、繪製斷面圖。

發掘完後,就進入室內資料處理與分析的階段。每一件標本先要清洗,寫上發掘地點代號、坑號、層位、日期;再將標本分類統計進行分析,最後根據分析撰寫報告。

一般而言,標本整理、分析和撰寫發掘報告往往要花上數倍於田野發掘的時間。如果是大型發掘,像台北縣八里鄉十三行遺址,就要長達數年才能完成。


Copyright (c) 1995, 1996. (Copyright where/who is copyright due)
Contact:lmjlmj@pluto.ihp.sinica.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