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南文化

主要分佈於海岸山脈和花東縱谷南段的河階、海階或山區的緩坡地。重要遺址有卑南、掃叭、富山、漁場、漁場南、東河Ⅰ、東河Ⅲ等。出土大量鐮刀、石刀等農具,而且器型也有大型化的趨勢,可見農耕更形發展,也更重要了。

至於海岸地區的遺址則出土豐富的網墜、尖器等漁業用具,又顯示對海洋資源的依賴,這毋寧是人類為了生存而和個別環境互動的自然現象。


遺址的範圍都相當大,像卑南遺址的面積就有八十萬平方公尺,聚落龐大,而且建築物成排分佈,格局嚴謹,已經是頗具組織的社會結構。以卑南遺址所發現的文化內涵而言,生業型態以農業為主,斧鋤形器雖不多,但有大量的石刀,石鐮和去殼用的石杵,推測是種植小、米陸稻;此外狩獵工具的矛、簇也很多,但漁具就相當缺乏。生活用具的陶器以夾砂素面紅陶為主,墓葬內有特別製作的陪葬用豎把罐。很可能有人專門從事玉石飾品製作,並以玉製器物來交易。

有數以千計的石板棺埋在建築物底部,成帶狀分布,而且與地上建築物的座向相同,顯然意義非比尋常。棺內更有豐富又精美的陪葬玉器、陶器,可見當時人已有靈魂觀念,相信死後另有世界,並且有相沿成俗的喪葬儀禮。

另外,也發現了被獵頭的無頭遺骸,很可能是因為族群擴張領域、爭奪自然資源,開始出現部落間的爭戰。

位於舞鶴台地的掃叭遺址(舊稱舞鶴遺址)亦屬於卑南文化系統,立在地卑南遺址已經劃定為國家第一級古蹟保護區,同時籌設文化公園,預備將部份遺址開挖作為現地展示的博物館。面的兩根大石柱,最是著名,為台灣已知最高大的立石,與卑南遺址的石柱極為神似。兩根石柱頂部都刻有槽溝,南邊的則和北邊不同的是,在近底部刻有倒三角型的圖案,日本學者鹿野忠雄認為石柱雕刻類似排灣族群的祖先雕像,至於石柱本身,學者普遍認為是建築結構。民國77年內政部公告本遺址為國家三級古蹟。


卑南文化是誰的祖先

一般人可能會誤解,以為既然稱作卑南文化,那自然是現在卑南族的祖先。其實考古學上的某某文化,通常其命名都取自該文化代表性遺址所在地的地名。卑南文化的代表性遺址是卑南遺址,而卑南遺址位於日據時代原稱為卑南社的台東市南王里,所以稱為卑南文化,跟原住民卑南族倒沒有必然的關係。

至於卑南文化人是誰的祖先,本書撰述計劃主持人認為,卑南文化的晚期有兩個演化方向:一是往山區移民,適應山地生活方式,成為後來排灣族或排灣群(包括排灣族、卑南族、魯凱族)的祖先。理由是卑南文化人和排灣族都住石板屋、葬在石板棺,都有拔牙的習俗。其次,排灣、魯凱兩族舊社出土的陶器器形和卑南文化晚期非常接近。

另一個演化方向,就是留在原來的平原及海岸台地,成為阿美族的祖先。間接證據是兩者居住地區及環境相同,而卑南社人相傳卑南遺址是阿美族的舊社。究竟何者屬實,往後的考古學研究當可進一步指認。

排灣族來義社頭目家的石板屋建築,其基礎結構和卑南遺址的建築有部分相似(引自森丑之助著,宋文薰編審 1977)

回上一層



Copyright (c) 1995, 1996. (Copyright where/who is copyright due)
Contact:lmjlmj@pluto.ihp.sinica.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