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地理與年籤來看臺灣漢人村庄的命運共同體

林美容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員

一、前言

近年來筆者致力於地域性民間信仰的研究,研究的地區由草屯鎮而擴及濁水溪與大甲溪包夾的區域,研究的主題由祭祀圈而擴及信仰圈,對斯土斯民的宗教組織略識一二﹝參閱林美容 一九八七,一九八八﹞,調查訪談中也得以觸及臺灣漢人的宗教心,才發現我們對臺灣民間信仰的認識是多麼淺薄,報章雜誌、文人學者對臺灣民間信仰的批評是多麼不公平。

說淺薄是因為一般大眾只見及迎神賽會的壯觀熱鬧,不知活動底層是一地域人群的集體組織;說不公平是因為批評者只見及個體性宗教信仰的迷信、功利主義與非理性,而不知道民間信仰的核心其實是群體性的組織與活動,其中蘊含著民間信仰的信徒旺盛的組織力與活動力。民間信仰的群體性、集體性長期以來為學者所忽視,甚至不察,它的社會意義也就無從彰顯。

筆者過去的研究把地域性、集體性的民間信仰當作社會組織來研究,尚未涉及宗教理念的探討。當然我們可以問為什麼有村庄就會有共同祭祀,筆者也曾以漢人有共同祭拜天地神鬼的信仰需求來解釋﹝林 一九八七:九八─九九﹞,而這項需求當然牽涉到我們的宇宙觀,尤其是人所居處的環境與自然界和超自然界之關係的宇宙觀。村庄是人所居處的環境中一個重要的社會單位,我們從臺灣漢人的宗教組織與活動中,可以看出村庄是一個祭祀共同體。為了要共同祭祀,村庄會有一些共有的財產,以村廟或村廟的主神為名義,而實為村人所共有。這些村人共有的財產,最主要的便是村廟以及其他公眾祭祀的廟宇,有時還有一些田地、山林、池塘等廟產﹝戴炎輝 一九七九:一六○─一六一﹞。本文所要談的則是村庄的命運共同體,它與村庄之祭祀共同體有密切的關係。由本文的探討當可使我們明瞭村庄之構成一祭祀圈不只因為村民共同居住一地的關係,它亦奠基於村民之共同命運的一體感。

有一點必須先聲明,本文並未能對「命運的共同體」這個題目作一完整的調查,僅是田野當中收集到一些相關的資料,提出來給大家參考,並對這些資料作一點初步的分析跟解釋,至少想確定有「命運的共同體」這麼一回事。

二、年籤

年籤應該是確定村庄之命運共同體最有效直接的證據。常常我們會在村廟或是地方公廟堙A看到牆壁上貼著年籤或是四季籤,通常是年初或歲末時,廟宇的住持或是管理委員會的主任委員,或是值年的爐主,在神前擲筈﹝卜杯﹞求籤,所得的籤詩即表示神明所預示村庄未來一年的運氣,有些是分春、夏、秋、冬逐季來求,有些分人口、稻谷﹝俗稱年冬﹞、雨水、生意﹝俗稱生理﹞、六畜等逐項來求,無論是何種形式皆通稱年籤或四季籤。

以下抄錄數例以為證:

1•大里鄉內新村新興宮內戊辰年(民國七十七年)四季籤

新興宮每年正月初三抽四季籤,由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抽。通常初二晚上先燒香跟神明稟告,第二天早上八、九點再抽。新興宮的籤筒,除夕當天就收起來,初三先抽「公的」四季籤,初四以後才開始供民眾抽籤。

2•彰化市南瑤宮民國七十六年年籤  

南瑤宮的籤詩是以二十八星宿為序,分成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虛、危、室、壁、奎、婁、胃、昴、畢、嘴、參、井、鬼、柳、星、張、翌、軫共廿八字,每年正月「開正」時,即過年夜十二點左右,由南瑤里里長「捧杯」,按人民、年冬、六畜、生理之順序卜籤,旁邊有一人「唱杯」,先唱卜何項目,次唱籤字﹝按上述廿八字之順序﹞,若該字連應三個聖杯,則算,若無應杯,則再卜下一字,如此卜出四項共四張籤。卜之前要用四V、清茶在神前敬香,開始卜的時候要擂鼓﹝南瑤宮無鐘,參見頁後述﹞,表示已經一年開始了。

南瑤宮的信仰圈很大,含蓋濁水溪與大甲溪兩岸包夾的漳州人與福佬客佔居的大部分地區﹝林 一九八八﹞,但其祭祀圈仍維持在地方社區的層次,包含鄰近的南瑤宮里與成功里。每年卜年籤都由南瑤里里長代表執行,顯示其祭祀圈的存在。不過當筆者請教一位居住當地並曾管理南瑤宮十年的唐瀛松老先生,四季籤是否僅預示當地的年運,他說不僅預示南瑤宮所在的南門口庄﹝日據時代為大埔庄的一部分﹞,也不僅示彰化市,而是一般性的。南瑤宮的信徒眾多,分布廣泛,所以這樣的說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般村廟內的年籤恐怕就不可能有這樣廣泛的聲訴了。

3•大肚頂街萬興宮民國七十七年年籤  
   
4•南投市山腳下庄福龍宮民國七十六年年籤
5•霧峰鄉柳樹湳﹝柳仔湳﹞

新柳宮民國七十七年年籤 新柳宮是柳仔湳的公廟,主祀媽祖,由北柳村與南柳村的村民合祀,北柳村人口較多有七百多戶,南柳村只有三百多戶,故由北柳村村長擔任新柳宮管理委員會的主任委員,南柳村村長則任副主任委員。每年除夕夜子時﹝十一點﹞之後抽年籤,由主任委員代表庄民向神明拜拜,請示後抽籤,分人丁、工業及年冬三項。因柳仔湳有很多工廠,故有一支籤卜示工業方面未來一年的運氣,據該廟住持解釋工業,那支籤也預示生意人未來一年的運氣。當筆者詢以年籤是否準確時,該住持說每次都有「倚意」,即證之每年實際發生的事情,都蠻符合神籤所預示者。

以上這些年籤都是從廟內的籤筒中求來的,籤筒內放著一支支的竹籤,上面寫著籤號,卜到籤號後,到置於牆邊的籤櫃取籤,再把它張貼出來。求年籤的方式和步驟與一般人去求籤的方式跟步驟除了稍具公開儀式外,並沒有什麼兩樣。不過有一點不一樣,個人求的籤是私人的,通常不太願給人看,但是年籤是屬於村民的,要把它張貼出來告示大眾。

三、地理

在各地調查宗教組織與活動時,與地方父老的訪談中,他們最喜歡主動提起的事情之一就是有關廟宇的「地理」以及他們所居住的村庄、街鎮、或城市的「地理」,甚至鄰近地方有關「地理」的傳聞,他們都瞭若指掌。所謂「地理」是臺灣話,也就是中國話所謂的風水。臺灣話說「風水」時,常常意指陰宅的地理,故「風水」一詞常常避而不用,勘輿師也常稱為「地理仙」,而非「風水仙」。「風水」一詞在國語堥隞y意的含蓋面較廣,在臺語的用法,則「地理」一詞的含蓋面較廣,故以下使用「地理」一詞即不再因它是臺語就加括弧,視為一般名詞﹝ general term﹞使用。

從這些父老有關地理的口述中,除了體會到他們把廟宇與地方的興衰禍福用風水的好壞來解釋的心態之外,我更想用心體會的是這些地理的說法與地方居民之間的連帶與影響。茲將田野所聞的幾則有關地理的傳說故事整理如後:

1•大肚鄉大東村的地理

一位大東村的村民報導說,大東村之地理屬「蜂穴地」,主人丁興旺,別的沒什麼,他說確實人口不少。

村內有一金聖公廟,建於乾隆年間,主祀金聖公、金聖王、金聖人,屬陰神的公廟。每年清明節金聖公壽誕,居民在廟前卜龜、卜餅,香火極盛。該位報導人說,金聖公之地理屬「蝙蝠地」,注定會興旺,不過也沒什麼,意思是說也沒有什麼特別好的。

2•花壇鄉白沙坑的地理

白沙坑為花壇鄉溪北、溪南、赤塗崎、埤頭這幾個聚落的統稱,清朝之白沙坑庄屬彰化縣燕霧上堡。據一位現居彰化市的父老說,白沙坑的地理是「黃蜂出巢」,故白沙坑的人凶惡,清朝嘉慶年間彰化知縣楊本縣﹝即楊桂森﹞造一條路段毀其「蜂巢」,地理遂敗,白沙坑的人也就不那麼凶惡了。

3•大里七將軍廟「得到地理」

七將軍的供奉,其來源據說是清朝時有六個兵去撿田螺,為番所殺,隨行的狗回來示意軍長,眾人隨狗找到屍體後,這隻狗突然跳一跳,就死了。後人感其德,遂與六兵同祀,合稱七將軍。大里七將軍廟的香火是從柳仔湳﹝屬今霧峰鄉﹞來的,因柳仔湳的人到大里工作,帶七將軍的香火到大里來,七將軍在大里「得到地理」﹝臺語﹞,要在大里發威,不願回去。如今大里七將軍廟頗具規模,柳仔湳正在重建七將軍廟﹝七十六年五月三日訪問時﹞,即仿大里七將軍廟之形制。

4•大肚之地理

大肚本來的地理很好,屬龍穴,故以前出番主,漢人稱為「大肚番」的原住民個個長得高大美麗,以前漢人也出很多「高人」﹝音gau lang,意為傑出之人﹞。但日本據臺後,開大肚圳,把龍穴的地理給敗了。

當初日本人開大肚圳的時候,開到龍穴的部位,開不過去,無奈,只好找一個日本和尚來,他在溝底「睏夢」﹝夢占之意﹞,他夢見身上長滿青苔,眾人來填土,一驚而起。遂用所謂「銅針黑狗血」,即女人的陰毛及頭次月經的經血,來破此地理,龍穴一破,頓時水流成血色,連續三天三夜,水面一直擴大,人得瘟疫,龍穴的地理遂敗,圳才開得過去。

5•清水的地理

所謂「清水牛罵頭,得一支山」,意思是清水牛罵頭的地理很好,即因有大肚臺地隆起之故。大肚臺地有湧泉,水質清澈,居民呼為「牛屎」,病者喝此水,病即好。但日據時代,因牛頭的部位被闢為運動場,故民國二十四年發生屯仔腳大地震。據大肚村的耆老描述,那次地震很厲害,路裂開,有「紅土水」噴出,地震後,房屋倒塌無數,居民在戶外露宿了半個多月。這個口傳故事倒應了民間認為地震是「土牛」在翻身的說法。

6•彰化南瑤宮的地理

據唐瀛松先生說,南瑤宮的地理名為「日月鐘」,是很好的地理,除非太陽、月亮都沒有了,才會敗,是永久興旺的地理,南瑤宮因此「日月鐘」的地理,故廟內有鼓無鐘,因若有鐘,地理會敗。

他說,清朝有位縣太爺楊本縣精通地理,奉旨到臺灣看地理,據聞他到彰化時,南瑤宮的媽祖不讓他看地理,遂在空中罩起濃霧,後來楊本縣向媽祖祈求,說他只是要來看一看﹝臺語說bai bai le﹞地理,而不是要敗﹝音pai﹞地理,媽祖聽得,才散去雲霧,楊本縣一看就知道是日月鐘的好地理。

按南瑤宮由清朝迄今,確實香火鼎盛,信徒組織頗為龐大,對媽祖的祭祀活動如作會、過爐、進香亦有定規。對信眾而言,地理的傳說是真實的,對學者而言,地理的傳說印證民眾對其周遭事物的認知,這也是一種真實﹝reality﹞。不過上述之口傳的故事中,證之彰化縣志所載,楊本縣即楊桂森,乃雲南石屏人,他是否會向媽祖講閩南話,大可疑也,由此也可見民間口傳故事的創意。

7•草屯鎮雙冬里外陞J寮之土地公祠的地理

外陞J寮之土地公祠為石磚所造,已建二十年左右,甚是古樸,民國七十六年一月筆者往訪時,居民告曰要改建,因該祠面對「龍仔心」,龍即山,意即與對面山頭正好面對,祠後又無山可靠,土地公尚且自身難保,如何能保佑眾弟子﹝即居民﹞。

8•草存鎮山腳里虎山的地理

山腳里位於草屯鎮的西南,南接省政府所在地中興新村,因在虎山山麓而得名,昔日稱為大唬﹝或作吼,或作好﹞山腳庄,包括新厝、牛埔頭、內厝、下店仔等聚落,皆為簡姓開基祖所建置,總稱為山腳,大部分的房厝背山面洋﹝平洋,臺語之謂平原﹞。有關虎山地理的傳說在草屯、南投地區屢有聽聞。

山腳居民言及昔日虎山地理時,或說,虎山地理好,當官的到此須下轎,否則會地震,轎桿會折斷,因有虎神之故;或說,這隻虎很凶,以前文官到此要下轎,武官到此要下馬;或說山腳為五虎所佔,營盤口設將軍爺廟以後,虎山才比較平靜。但營盤口居民在提到虎山地理時說,山腳出土匪,人都很凶惡,以前有一最惡霸的土匪,人稱「簡皇帝」,之所以這樣,即是虎山地理所致。有一次楊本縣﹝即前文提到的楊桂森﹞奉旨到臺灣來看地理,行至虎山麓,懾於虎山之威,下馬一看,知是猛虎,一公一母,恐生虎子,楊本縣用一支箭射向公虎之陰囊,虎山遂敗。言者謂,若虎山不敗,簡姓甚至會出王,像鴨母王﹝即朱一貴﹞一樣。然而山腳及草屯地區的居民對於虎山地理被敗的說法,有不同的版本說法。他們說清乾隆年間,營盤口有一武舉許國梁,為人霸道,他為了霸佔山腳簡姓的土地,在營盤口設「七將軍」來打虎,虎山遂敗。山腳簡姓心有未甘,從臺中犁頭店請來風水師傅,在虎山頭設「五雷營」,才打敗七將軍。山腳居民並說許國梁後來是被假傳聖旨,而遭殺頭之禍,言其惡有惡報。營盤口推說虎山地理是被楊本縣所敗,但對其庄內之七將軍廟對虎山具有殺傷力,並非全然無知,他們說七將軍廟對過去的虎山山頭現在仍不會長草。

以上所述虎山地理的傳說,但乎也表現出兩個相鄰的村庄之間,以地理傳說來作集體性的對話。傳說並不僅止是傳說而已,它具有豐富的社會性、歷史性、象徵性的意含,筆者深願此地的研究者能珍視民間的傳說與故事,這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史料,其價值未必遜於文字性的史料。這是題外話,就此打住。

由以上的地理傳說,我們可以看到庄頭有庄頭的地理,村廟有村廟的地理,陰廟也有陰廟的地理,大廟更有大廟的地理。我們看到庄頭的地理可以影響庄內人丁興旺與否,也可以影響居民的脾性,好的「地理產品」﹝如牛罵頭之牛屎﹞可以治病,好的地理被破壞時,會引起天災人變,凡此種種皆可證明村庄是一體的,村民是一體的,其命運的好壞,乃由村庄的地理決定,不過地理會因人為的因素而改變,上述的傳說有幾則是好的地理被破壞的例子。

至於廟宇的地理,由上述之口傳資料看不出來它對庄民全體有什麼影響,只是對該廟宇香火的興旺與否有影響。不過我們知道一個地方的廟宇若是香火興旺的話,常常居民就不必繳丁口錢,用香火的收入即可支付廟宇年中的祭祀費用,可見廟宇的地理並非對居民毫無影響。

四、廟宇與地方頭人

從有關廟宇地理的傳說中,比較看不出來廟宇地理與村民的直接關係,但是從田野的訪談中,可以發現在鄉民的信念中,廟宇的興衰禍福與地方頭人的興衰禍福有密切的關係。所謂頭人是指地方上有名望、有身份、有財富、或是有頭銜的人,他們常常成為建廟或修廟時的主事者,或是廟宇事務的管理者。據一位報導人說,廟宇地理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地方頭人的財運禍福,如果廟宇興旺,頭人之家宅亦是平安興旺,反之亦然。我們如果從這堨h想,也難怪在很多公眾祭祀的組織與活動中,地方頭人常被期待負有較多的職責,在建廟或修廟的時候,人們期待頭人捐較多的錢款,因為既然他們的財勢是神明帶來的,他們理當回饋。

因為當頭人有很多責任和負擔,有些地方上的名望者並不願意在建廟或修廟的時候主其事,尤其是有關土地公廟的修建,有時沒有人願意當頭人,其託辭是說怕死後變成土地公的部將,大概是民俗的信念中,在死後世界中擔任一個小小的地方性的土地公的部將,並不是多大的功德成就。

以下有一些更具體的資料,更足以說明廟宇與頭人的密切關係。

一、草屯鎮中原里坪仔腳日據時期即祭祀土地公,有一小祠,前幾年,因廟前的路拓寬,結果變成路比廟高,一下雨,廟內就積水,結果坪仔腳的三個鄰長,一個過世,一個重傷,一個生病,禍事不斷。當時中原里的里長向該生病的鄰長的兒子說,應該請該里的公廟永和宮的主神護聖公幫忙,他如言請護聖公「作主」向土地公求情,其父果然病好,就「踏輦」,重建土地公廟,現在廟宇較以往大而美觀。

二、草屯鎮加老里頂茄荖﹝下角﹞有一土地公廟,原為土塊疊成的小祠,面向西,與其旁的隘寮溝水流之方向一致,此為「倒落水」,不合一般土地公廟的方向,因土地公有「把水尾」的作用,土地公廟必須與水流的方向相逆。故於民國十六年改建,改建當時係頂茄荖與田厝仔居民共同出資,由洪新枝主其事,副事為洪乞食及洪火煉兩人。重建當時曾請擇日師看日子,這份擇日單迄今已六十年,仍完好地保存在村民洪金樹的家裡。茲抄錄如下:

此一擇日單上記錄一位主事及二位副事的生年,可見廟宇之地理坐向以及動土、入火等時空的選擇須與頭人的生辰八字配合,由此亦可見頭人與廟宇的密切關係。

五、總結

一般而言,臺灣的公眾廟宇或神明信仰有一定的地域範圍,在這個範圍內的居民共有廟宇,共有廟產,有共同的祭祀組織與活動,此即是過去學者所探討的祭祀圈的內含﹝岡田謙一九三八,施振民一九七五,許嘉明一九七八,林 一九八七﹞。筆者過去的研究以結構的探究方式﹝structural approach﹞指出祭祀圈有大小層次之分,可分為部落性、村落性、超村落性與鄉鎮性﹝林 一九八七:八一~九○,亦可參見Sangren 一九八七:六一~八六,溫振華一九八○,Suenari 一九八六:四○﹞。本文所述有年籤與地理傳說的諸廟宇中,除彰化南瑤宮發展出區域性的信仰圈﹝林 一九八八﹞之外,皆為地方性的公廟。文中雖未明示其年籤與地理的影響範圍,究竟是部落還是村落,還是數村庄的聯合,還是一個鄉鎮,大抵應該與其祭祀圈的範圍相吻合。不過因為祭祀圈本質上是一種地方組織,與漢人社會的村庄組織與村庄聯盟有密切的關係﹝林 一九八七﹞,而且各種層次的祭祀圈當中以部落性及村落性的祭祀圈最普遍,換句話說,土地公廟與村廟最多,它們與村庄的關係也最密切,故本文概括談論村庄。

本文的陳述以資料為主,從年籤與地理傳說﹝包括廟宇地理及村庄地理﹞來論述漢人村庄之命運的一體性,或者說漢人村庄是為一命運共同體。命運共同體一詞雖新,但絕非刻意新創,而是有憑有據,有關年籤的資料尤為前人所忽略。李茂祥﹝一九七四:二八八﹞曾述及所謂「庄運」,雖云是指壞的運,然村庄之共同命運,算是早有先見。對本文之論點,此處作兩點聲明。

﹝一﹞所謂命運共同體,乃指村民是一體的,他們受共同的時、空因素的制約,這一理念與傳統的宇宙觀有密切的關係,人絕非宇宙獨一無二的存在,須與自然界與超自然界保持和諧的關係。我們在祭祀圈的活動中,看到漢人共同祭拜天地神鬼,即是為了與超自然界保持和諧的關係。本文所述的年籤資料,特別顯示出來神明的重要性,祂是人與天的中介者,祂統轄域內的土地神,對人的禍福有直接的相關,人接受它的保護,但相對的,人也要祭拜祂。人對神有共同祭祀的義務反映出村庄作為一個整體與村廟為主祭神之間的契約關係。至於對風水的講究,顯然是為了與自然界取得最佳的時空協調關係,年籤顯示的是在某一特定的時間期限內,某一地域人群可能的共同的好運或壞運。基本上,命運共同體這一概念是文化的﹝cultural﹞、理念的﹝ideological﹞、理想的﹝ideal﹞。此一概念是否呈現出來,它又是如何外顯,是否取得社會組織的支持,總之其實現﹝realization﹞是另外的問題。

﹝二﹞地理與年籤可作為村庄聯結性﹝solidarity﹞的一個指標。我們從社區性的公眾祭祀活動可以看得出來,基本上臺灣的漢人村庄其庄民是一體的,他們或是共同捐輸建廟,或是共繳丁口錢維持例行的祭祀演戲費用,或是卜選出爐主主理公眾祭祀事宜,或是在神明遶境時,一起祭祀,或是社祭﹝拜土地公﹞時舉行共宴,或是在神明生日祭典一起拜拜請客。除了由活動中,顯現出庄民的一體性之外,理念上,庄民亦是一體的,他們享有共同的流年運氣,他們受同樣的「地理」的影響。一如筆者在談論祭祀圈的指標時所言,指標越多,祭祀圈的範圍也就越確定﹝林 一九八七:六三﹞。村庄的聯結性也是一樣,村庄內,可由一些指標顯示出聯結性的強弱程度。共同的祭祀活動多,且較有規則性﹝不會沒錢就不演戲﹞,共同的祭祀組織比較穩定、制度化的,有公產的,有卜年籤的,有關於廟宇或村庄的地理傳說者,居民對村廟的各項活動參與熱烈的,則是聯結性較高。不過村庄的聯結性也受村庄內部人群的特性影響,雖然不一定同質性人群所集結的村庄,其聯結性就高,但是同質的面向﹝如同族、同姓、同祖籍、同行業﹞越多,同質性越高,則居民愈容易結合,經營共同的社會生活。

傳統的漢人村庄是家庭、宗族以外,一個最具有意義的社會單位。從祭祀圈的研究,我們可以確定村庄是一個可以自行運作的社會單位,它具有法人的性格﹝戴 一九七九:一八三﹞,可以有財產,可以有獨立的祭祀組織與活動,可以與別的村庄在宗教事務上發生關連,或以村廟或村廟神的名義參與別的村庄的祭祀活動﹝例如甲廟的誦經團到乙廟參與誦經,福佬話稱作「贊揚」,或甲廟的陣頭到乙廟參與其迎神賽會的活動,福佬話稱作「湊鬧熱」﹞,或是幾個村庄聯合起來共建一廟宇或共祀一神,所謂的聯庄廟即顯示村庄的聯盟關係。往昔曲館盛行的時候,很多村庄都有自己的曲館﹝亦稱作文館﹞,或軒或園﹝兩種不同的北管派別﹞,有些也有自己的武館﹝即獅陣、宋江陣等有拳腳功夫的武術館﹞。現今很多中部地區的鄉民仍記得往昔軒園拼戲的情景,表面上是兩種不同師承的戲曲派別在互別苗頭,有些場合則不乏「庄拼庄」的味道。有關曲館與村庄或村廟的關係,以及其在村際關係上的運作,迄今仍缺少有系統的報導,希望有心者能從事這方面的研究。臺灣的曲館雖已日趨沒落,終究不像日本的演劇一樣已完全絕跡,要研究的話,仍然有跡可尋。

筆者深信臺灣村庄的命運共同體並非只是邏輯的聯想,而是漢人宗教理念的實然。可以作為證據的也不只是年籤和地理傳說兩者,在祭神拜天公﹝三界公﹞的時候所讀的疏文,在很多公眾祭祀活動主祭者的禱詞中,都可能有具體的證據,這又是另一項有心者可以慧心發掘研究的民俗資料。              

參考書目

李茂祥  
一九七四
從社會學的觀點概述民俗信仰。臺灣風物,二四﹝四﹞:二八五~二九五。
林美容  
一九八七
由祭祀圈來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六二:五三∼一一四。
一九八八
由祭祀圈到信仰圈─臺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第三屆「中國海洋發展史」研討會發表論文﹝出版中﹞。
岡田謙  
一九三八
臺灣北部村落ズんペ祭祀圈。民族學研究,四﹝一﹞:一∼二二。
施振民  
一九七五
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三六:一九一∼二○八。
許嘉明  
一九七八
祭祀圈之於居臺漢人社會的獨特性。中華文化復興月刊,一一﹝六﹞:五九∼六八。
溫振華  
一九八○
清代一個臺灣鄉村宗教組織的演變。史聯雜誌,創刊號,頁九一∼一○七。
戴炎輝  
一九七九
清代臺灣之鄉治。聯經出版事業公司,臺北。
Sangren, Paul Steven  
1978
History and Magical Power in a Chinese Community. Stand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uenari, Michio  
1986
Two Types of Territorial Organization: A Preliminary Report of a Hakka Village in Taiwan. The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59:20-46.